【營建你我他】高齡化社會與環境改造(下)

Written by on 2021-11-16

營建你我他 快樂平安行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特別來賓:
輔仁大學王秀娟教授

具體有哪些政策或典範值得我們學習?

前幾年前瞻競爭型補助計畫,縣市有提出各自認為執行效益高之案件,亦針對值得改善部分提出,爾後專家學者於評會中針對案件提出建議,這段期間能夠感受各縣市道路系統接不統,提出不同的發想及創意,而最大的相同點是在成功施作及完工後,民眾往往有更多的行走空間,交通事故發生率亦逐步下降,實為公私部門共同創造優質步行環境發想之成果。甚至有些地方 NGO 團體也有介入,慢慢將人本的概念擴散成為大家共識,也讓人民的生活需求有被滿足。

道路規劃與道路景觀設計的重點

一般街道要滿足人自行車機車有困難,希望能夠透過短距離步行,中距離自行車,長距離大眾運輸工具,鼓勵大家使用公共運具,回歸到使用者的需求。其實先進國家的政策非常值得學習,他們不斷地在檢討設計尤其是在災害發生時,或許不會所有人都認同,但大家有共同目標,治政者要有遠見,才能完成好的城市規劃。像是東京推出道路無障礙計畫,重新調整配置,騎樓整平達到一致化,過馬路有聲音輔助,讓所有行人享受行走在東京街道。新加坡更是全球綠化典範,於大眾運輸場站,能夠串聯商業街區、辦公街區、住宅區甚至設置遮雨人行道,可遮陽遮雨,氣候條件與台灣非常相似,實分值得做為我國效仿對象。道路規劃回歸以人為本的概念應:

1.車道縮減寬度整合起來給人行及綠化。
2.綠化設計帶可以透水入滲,將必要電纜線整合,期能提供 1.5 米人行道淨寬。
3.不僅政府要有作為,相關建商配合退縮,以成就更好的人行空間讓交通、土木、景觀、建築、綠化不同專業之間公私部門在工程全生命週期各階段共同合作,一起來努力提供更好的人行環境。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