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偏鄉學校 綻放古典藝術真善美─蔦松國中

Written by on 2015-08-12

近日來,隨機殺人事件頻傳,治安敗壞,追本溯源,乃青少年道德品格淪喪衍生出來的結果。當民眾漸失對真善美追求之際,即是社會大眾得承受暴力惡果之始。在台灣,屬於貧窮與資源匱乏的雲林縣,卻有不少人努力奉獻一己心力,終於開出美麗花朵。因此雲林台主持人依潔來到雲林縣蔦松國中暨高中藝術實驗班採訪校長、老師、家長及學生,和大家分享他們的故事。

在雲林縣窮鄉僻壤的水林鄉,除培育出甚多優秀的全方位藝術人才,更將一所即將廢校的國中,成功轉型為全方位藝術學校─也就是雲林縣蔦松國中暨高中藝術實驗班。

雲林縣蔦松國中暨高中藝術實驗班,強調心性、道德與古典藝術技藝結合之基本功,屬公辦民營的藝術學校,因此定心很重要。每早都以太極緩慢源的氣功與讀經來涵養內在,不但讓學生放下執著,也引導他們「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設想!

蔦松國中張凱瑞校長憶及當年談到:「前三年,學校的經營可說艱辛多舛,當時得四處奔波,商借各校未使用的閒置教室。普通教室要改成術科和學生住宿用,是相當克難的,可能窗簾一拉就開始教學。也因教室不足,甚至得到鄰近小學、或越過北港溪,到嘉義六腳鄉,跟嘉義縣政府租借已裁併之六腳國小的崩山分校,學校必須時常用車子把孩子從這個校區載到另一個校區。」學校經營困難,學生也不輕鬆,往往剛上完課,還滿身大汗來不及換衣服、或飯還沒吃完,就必須要移動到下一個校區。這三年,就在空間不足或臨時搭建的教室中渡過!

前雲林縣長蘇治芬看到他們優秀的表現與成果,欽佩之餘更鼎力支持,積極向台塑爭取一億三千萬元捐助,興建了術科專業大樓,新校舍的完成,讓蔦松國中暨高中藝術實驗班欠缺學習空間的問題得到紓緩。

蔦松國中音樂班廖秀梅老師、美術班李園老師、舞蹈班鄭有志老師進一步分享,蔦松國中提供另類專業藝術的教學方式,結合古典藝術與道德品格。這和台灣主流教育差異頗大,卻也因此讓狂飆叛逆的青少年,在國一到高三這六年裡,獲得深層的心性陶冶。當今台灣,就讀大學並不困難,但具備良好基本功的蔦松國、高中學生,反而擁有多元的發展性。

許多年輕人成長過程中,鮮少能好好思索自己的未來,希望走往哪個方向?蔦松的成果不僅成功,更被譽為「看到台灣未來的希望」!為何在貧窮的雲林偏鄉學校,可以教育出這樣國際水準的人才?位處偏鄉的雲林縣立蔦松國中暨高中藝術實驗班經營出另類模式的成功教學案例,鼓舞更多人勇於追夢、更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的困難與挑戰。期待藉由此學校相關的報導,溫暖社會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