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新竹縣政府在推動「樂活街道自在同行」提升道路品質-1
Written by Jean-CS on 2025-04-22

特別來賓:新竹縣政府工務處戴志君處長
今天邀請到新竹縣政府的工務處長-戴處長,請處長來幫大家說明前瞻基礎建設-提升道路品質計畫『樂活街道自在同行』推廣案相關內容,是否先簡單介紹新竹縣政府在推動「樂活街道自在同行」的基本精神和具體作為?
主持人還有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新竹縣政府工務處長戴志君,有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內容確實包括很多面向,其中跟我們民眾切身相關行走的計畫,就屬提升道路品質計畫。
「道路整平、人本步行」是先進國家都市的指標之一,也是臺灣一直受到討論的話題,尤其像鄰近的日本、新加坡等先進國家,都特別著重「行的安全」;而中央政府這幾年也非常重視人行道的建設健全;新竹縣政府對人行道建設也十分重視,尤其在人口最稠密的竹北市,更是有著「示範建設」的指標意義,因此無論是「從無到有的新闢人行道」,或是「既有人行道的整建、改善與提升」都非常的重視,也花了非常多心思去推動,包含與時俱進的將人本精神落實在設計上、配合中央大力推動的路口改善、結合警政單位繪製「路口碰撞圖」實現「預防與減少交通風險」的作為…等等,都是縣政府重視行人路權的具體作為。
Yo yo 報馬仔
改善道路品質獲中央核定1.89億元 新竹縣13鄉鎮市都有
新竹縣政府協助各鄉鎮市公所向中央爭取道路品質改善計畫補助經費,兩項計畫共26案最近獲核定,總經費1.89億多元,全縣13個縣市都有改善工程;縣長楊文科表示,建構宜居城市首重交通建設,期盼透過提升道路品質,創造更優質的通行環境。
縣府工務處指出,今年持續向中央提案爭取「提升道路品質計畫2.0」的競爭型補助案,協助鄉鎮市公所向中央爭取補助,全案14件工程內政部已於8月30日核定,總經費1億4357萬多元,其中央款補助1億1772萬多元、地方配合款2584萬6000元。這項計畫將改善竹北、竹東、湖口、新埔等11個鄉鎮市都計區內的市區道路。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核定補助範圍遍及新竹縣各市區、村里鄰聚落及原鄉聯絡道路,改善道路鋪面老舊龜裂、標線模糊及坑洞、排水不良等問題,施工項目包括道路鋪面及危險路口改善、道路相關附屬設施改善、排水與安全設施改善、纜線地下化、建置寬頻管道及智慧交通設施,並重新檢討道路標誌標線合宜性等項。
至於都市計畫外的非縣道、鄉道及村里道路,工務處也協助鄉鎮市爭取交通部公路局「均衡城鄉─都市計畫區外非公路系統道路改善計畫」補助。經交通部均衡城鄉計畫討論小組決議,縣內有12鄉鎮公所提報的12案都全數納入辦理,中央補助經費達4620萬元。
縣府將持續努力向中央爭取補助,強化道路行駛安全性與舒適性,希望改善工程完成後,可大幅提升鄉鎮市道路品質,減少交通事故並改善街道環境,建構新竹縣宜居幸福的友善城市。
新竹縣政府推動十大交通建設,其中「新豐鄉台61線與台15線連結道路拓寬工程」,將於新豐村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基本設計地方說明會
新竹縣政府工務處臉書同步直播,希望聽取在地民意和建議,以納入後續細部設計規畫。新竹縣近年人口快速成長,許多重要道路已不敷使用,為提升道路品質,改善壅塞情況,縣府規劃十大交通建設,其中希望將新豐鄉台61線與台15線銜接道路拓寬改善,盡快解決銜接道路容量不足問題,強化連絡道路功能。
此道路西起台61線新豐一交流道口(約63.94k處),東至台15線(約64.55k處),現況除自交流道口起向東200公尺道路路幅達約20公尺外,其餘956公尺道路路幅均寬度不足,會車不易,尖峰時段常壅塞,無法符合交通需求,工程將此段路幅由6公尺拓寬至20公尺,提高道路服務品質。
基本設計地方說明會,主要向民眾說明工程最新規劃配置及工作期程等,施工期間以不影響當地車輛通行為主,期將對民眾通勤影響降至最低,同時聽取地方民意或相關建議,納入後續設計內容,以符合在地需求。
此案經縣府向交通部公路總局申請納入「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6年計畫」辦理,獲同意核定補助總經費2億8813萬元。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