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以新馬戲探索看見音樂的可能性《魔幻時空大稻埕》
Written by weihung on 2023-03-21
文/游富凱
臺灣國樂團(NCO)近年來致力於音樂與劇場的跨界合作,此次與現代劇場導演黎煥雄合作,以國樂結合新馬戲的形式,三位音樂設計王乙聿、櫻井弘二和巨彥博聯手打造跨越百年時空、穿梭古今街市的《魔幻時空大稻埕》。
《魔幻時空大稻埕》並沒有一個明顯清晰的情節發展,整個「故事」的開始,從一對少男、少女的相遇,搭上了一列從「大稻埕驛」出發的魔幻列車;在樂曲的帶領下,五線譜上的音符化作時光鐵道,觀眾猶如列車上的乘客,跟著男女主角展開一段追尋大稻埕前世今生的旅程。除序場和尾聲外,列車沿途行經的風景——各個段落主題,包括林藍田、茶商、北管、江山樓和波麗露餐廳。每一個主題透過不同樂章的詮釋,搭配投影動畫、文字和新馬戲的呈現,滿足了觀眾在聽覺上的享受,同時也豐富視覺上的奇觀感受。
整場演出以音樂演奏為核心,透過各主題樂章主導場景所需的情境與氛圍。藉由音高的跌宕起伏、不同器樂的聲響交錯,在聽覺上創造出開放性的感受,同時又能兼具敘事與抒情的雙重功能。即使全場沒有任何一句台詞,在旋律的催化與引導下,仍能感受到男女主角間隱晦細微的純真情感,或是江山樓裡寂寞藝旦的一絲哀愁。正因為如此,整場演出在不用台詞的情況下,成功創造了故事得以開展的可能性。
六位新馬戲表演者(包含男女主角)在演出中化身時光旅人,穿梭在各場景中,時而遊走、時而奔跑、時而展現各自的技藝專項,如大環舞、高空綢吊、獨輪車、高空疊椅、倒立等,一一呈現在觀眾面前。部分雜技結合場景敘事,如霞海城隍廟的陣頭場景,表演者踩著高蹺,搭配熱鬧的北管【風入松】,投影則是郭雪湖的《南街殷賑》畫作。又如舞台上不時出現的人體大環,以迴旋的運動模式保持平衡,規律而固定的律動,象徵時間的轉動與延續。
除此之外,六名表演者在大部分時候,皆是以中性(無角色)的狀態,存在於舞台上,如此安排明顯是為了與音樂的氛圍保持和諧一致,不使台詞或雜技表演與音樂相扞格。然而,當表演者做出高難度技巧動作時,儘管豐富了觀眾的視覺感受,卻因為上述考量,反而消去了新馬戲本身具有的表演性與魅力;尤其當綢吊表演者做出高難度動作時,或是男女主角進行身體的翻轉拋接時,新馬戲的身體奇觀——瞬間的驚喜與火花,也被音樂的強勢主導與「統一性」所掩蓋。換言之,新馬戲表演者為了融入音樂主導的敘事,各式的雜技展示更多是裝飾功能的存在,與各段主題場景之間,亦難看到更深層的內在連結。
由於缺少語言,也捨棄戲劇角色的扮演,整場演出僅能透過投影上的文字描述,產生戲劇性的敘事連結。故事中少男少女的愛情、海盜的來襲、鼎沸的街市、喧鬧的陣頭、江山樓和波麗露餐廳等,這一切都建構在音樂旋律所引發的情感與想像之中。對觀眾而言,僅能透過文字敘述捕捉舞台上表演者的行動意義與所處場景,這也說明了新馬戲表演者,成功地被整合在完整的音樂敘事結構中,卻未能凸顯自身表演的主體性。若從一般對於跨界的期待來看,國樂與新馬戲之間,似乎缺少了進一步對話的彈性空間。
《魔幻時空大稻埕》嘗試透過聽覺與視覺(影像、文字、新馬戲)的交織,開啟觀眾對百年大稻埕的記憶與想像。藉由此次的跨界合作,讓人看到國樂與新馬戲結合的創意與可能性,也再次展現臺灣國樂團致力於跨界、跨域合作的企圖,期待未來持續創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動人樂章。
本廣告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贊助
游富凱,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近年關注台灣當代戲曲發展及劇種生態,撰寫多篇劇評。現為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中正大學中文系、中山大學劇藝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戲劇及當代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