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法律】淺談毒品防治

Written by on 2021-09-22

特別來賓:台北地檢 朱旳檢察官

▍生活議題法律講解:淺談毒品防治

有心人士會用什麼方式來引誘民眾使用毒品?

1、多樣的偽裝:將毒品偽裝成咖啡包、罐裝飲料、餅乾或茶包、咖啡包及糖果、果凍等,並進行貼圖設計,使民眾混淆。除此,常以每一包裝中混入多種毒品,造成多重藥物濫用的問題,增添毒品間交互作用的危險。

2、言語的誘惑:常用一些話術慫恿民眾,使民眾降低對毒品的警覺性,如:「這不會上癮」、「這很便宜」、「使用不違法」等話語誘騙。

3、組織性行銷: 常以首次免費供應的方式提供,誘使民眾使用,亦可能利用同儕心理,發起「團購」的方式販售,在同儕的壓力下施用,墮入毒品的深淵。

單純攜帶毒品出門,應該沒關係吧?

攜帶毒品在法律上的用語稱為「持有」,重在事實上對於物的支配,與民法上的「所有」重在物的權利歸屬有所不同。簡單來說,只要身上非法攜帶毒品,不管毒品是自己買的,或是朋友送的,就應負擔一定的法律責任。至於被查獲的毒品,依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規定,原則上也都會被銷燬。除了持有毒品在法律上訂有罰責外,對於毒品種子在法律上同樣是持嚴格標準。罌粟、古柯或大麻種子,均為毒品的原料,為避免流供製造毒品之用,因此對持有者亦科以刑罰。

免費讓別人吸食毒品,會受到處罰嗎?

因為毒品危害重大,就算是免費請別人吸食毒品,法律上稱作「轉讓」,處罰一樣不輕。吸食者明知是毒品,本來不想施用,但經人勸說誘惑而施用,在法律上的用語稱為「引誘」。因為毒品本身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而有不同程度的處罰規定。若是成年人轉讓、引誘未成年人施用毒品,將加重刑責二分之一。

如何拒絕毒品誘惑?

直接拒絕,如:「不用了啦! 這東西不太適合我啦!」
逃離現場,如:「我還有事,先走囉!」
轉移話題,如:「我還是回家打game比較好玩啦!」
自我解嘲,如:「有什麼比被我媽打一頓更毒的嗎?! 我還是不要冒險。」

藥物濫用者的可疑徵兆有哪些?

1、作息改變:使用毒品後會影響中樞神經,若有精神異常的興奮、持續不睡、徹夜不歸、或一睡就是兩三天等狀況,需特別留意。
2、情緒問題:使用毒品後情緒容易受到影響,應多留意情緒及精神上的波動。
3、行為改變:行為改變是藥物濫用最後出現的徵兆,原本個性乖巧卻出現摔東西、輟學、翹課、逃家、勒索或霸凌等情況。
4、其他異常:如週遭出現特別粉末或類似的吸食器、身上常有異常味道、甚至出現頻尿症狀,都要特別留意。

父母親如何避免孩子吸食毒品?

1. 建立和諧親子關係。 培養孩子正當嗜好及休閒娛樂。瞭解孩子交友情形,協助拒絕不良朋友的誘惑。
2. 避免一昧的責罰給予適當的讚賞,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處理能力。勿以學業成績評斷孩子的一切,管教避免過度縱容或過度嚴苛。
3. 建立孩子正確用藥的觀念,具備有關煙毒的資訊,教導孩子吸毒的危害。
4. 一旦發現孩子有吸食毒品的跡象,儘速處理。辱罵只會讓孩子更加畏懼與逃避!當發現孩子行為或心理有異常之處時,多半是害怕施用毒品的行為被發現後會被責難,也無法獲得心理支持。其實在藥癮者心中,家人的支持是很重要的!

後語

藥癮者所遇到之困難,多半是害怕其吸毒的行為被發現後會被嚴重責難,狀況與原因也就無法被受了解,也無法獲得心理支持,其實與藥癮者最親、也最能給予支持的仍是家人,所以當想要幫助藥癮者時,不妨與藥癮者談談,了解其藥癮狀況及原因,並與其談論是否願意接受專人協助,或接受戒癮治療。現今已有多家戒癮醫院以及中途之家可幫助藥癮者戒除毒癮,針對藥癮生理部分以及心理部分皆有其幫助之效。如需協助可撥打免付費24小時戒毒成功專線0800-770-885,各地方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專業的個案管理師皆會協助您的。

YOYO Live Show 生活法律與法庭(歡迎訂閱/重聽)

apple podcast 
spotity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