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局】花東縱谷長知識─環教小百科運用放流「食藻性魚類-白鰱」!!
Written by Jean-CS on 2021-08-06
▍yoyo告示牌
花東縱谷長知識─環教小百科運用放流「食藻性魚類-白鰱」!!
特別來賓:
花東縱谷管處 伍哲宏秘書
請問秘書能不能幫我們講解一下為什麼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7月22日要在鯉魚潭進行放流白鰱魚苗?
花蓮縣鯉魚潭是一個堰塞湖,水源主要來自雨水及少量地底伏流,降雨季是夏秋的颱風季,其他季節僅有少量降雨。近幾年花蓮地區年降雨量少,加上早期民生用水排放入潭,污水處理設施未全面與附近居民生活污水接管,使得鯉魚潭中「營養鹽」進入後累積,每逢氣溫劇烈上升或下降,容易造成藻類大量繁殖,使潭水水體缺氧,一度出現大規模魚隻死亡情形。
為改善鯉魚潭水質、減緩潭水優養化問題,過去5年(105-109年),縱管處委託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黃文彬教授團隊執行「鯉魚潭生態調查評估及工程環境監測分析委託專業服務案」,根據過去5年水質與生態調查結果顯示,水質雖然未呈現惡化之趨勢,且最近期(110年第2季)潭水透明度達2公尺,短期水質指標(卡爾森指數)亦顯示為普養(比過去曾經達「優養」等級好),但是就中期水體藻類相關指數仍顯示為中養至優養。故本計畫已於前(108)年進行放流食藻類白鰱3吋魚苗3,000尾及去(109)年放流黑鰱3吋魚苗3,000尾,共計已放流6,000尾,今年持續放流白鰱魚苗3,000尾為第3年度試驗工作。
魚苗放流後,本計畫每季進行回捕及分析工作根據最新季度(110年第2季)測量回捕的白鰱,測得體長平均值為41公分,體重大概在1.5公斤,大於預估的成長曲線;黑鰱平均體長37公分,平均體重1公斤,亦大於預估的成長曲線,顯示鰱魚於鯉魚潭的環境適應及生長良好,後續將持績監測及評估其效果,作為未來擴大執行放魚苗數量而為改善鯉魚潭水質之方法。
我們在這裡呼籲民眾,鯉魚潭水質維持不容易。雖然大部分民眾都有公德心,但還是有少部份民眾會遺留吃過的快餐盒、飲料包裝等垃圾;也不要在鯉魚潭撒誘餌吸引魚群,也是造成水體優養化的原因之一。鯉魚潭持續推動「溼地淨化」環境教育課程,如果有想對水質和淨化原理進一步了解的聽眾,不妨到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官網報名參加「濕地淨化」課程,可以學習更多有關水質的知識,並且能親自操作體驗水質的檢測實驗唷!
註1:營養鹽是指硝酸鹽、亞硝酸鹽及磷酸鹽等,這類營養鹽可以提供植物的生長所需,所以水中富含此類營養鹽,可使水生植物及藻類大量生長。然而藻類過多形成所謂藻華,當藻類死亡時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氣,進而使水中生物缺氧而死亡,之後這些水中屍體又被分解成營養鹽,最後形成惡性循環。
剛剛秘書有提到鯉魚潭的環境教育,能不能請秘書稍微介紹鯉魚潭一下鯉魚潭的環境教育有哪些?
鯉魚潭在105年12月13日取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是花蓮縣第4個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的場域。花蓮鯉魚潭長期良好的維護下,動植物生態象相當豐富,尤其是鳥類、蝴蝶、螢火蟲和植物,調查到的鳥類有42種,螢火蟲有18種,蝴蝶有31種,植物更是多達304種。針對這些特色在開發環境教育課程及活動,縱管處在每年的4-5月辦理賞螢活動,透過導覽解說希望傳達正確的賞螢觀念,減少對螢火蟲繁殖的干擾,讓鯉魚潭的螢火蟲每年都可以生生不息。
縱管處目前通過環保署認證的環境教育課程目前有3套,分別是「濕地淨化」、「夜間觀察」以及「阿美族傳統文化與民俗植物應用」,並且預計在今年底前再推出「鳥類大觀園」和「戀戀民俗植物」2套課程。
1.「濕地淨化」主要介紹鯉魚潭污水處理設施和人工溼地的淨化方式,並且讓民眾親自測量淨化後的水質。
2.「夜間觀察」介紹鯉魚潭晚上會出現的野生動物,體會大自然夜間不同的樣貌。
3.「阿美族傳統文化與民俗植物應用」能認識阿美族的民俗植物─構樹,並且應用構樹皮手作貓頭鷹吊飾。
即將推出的新課程「鳥類大觀園」和「戀戀民俗植物」,「鳥類大觀園」能認識鯉魚潭的鳥類,並且認識牠們在自然界的功能與生態價值,「戀戀民俗植物」能認識鯉魚潭環潭道路的各種民俗植物,認識阿美族和太魯閣族對這些植物的利用方式,體會早期原住民族的生活智慧。
鯉魚潭的環境教育課程目前是採網路線上預約方式,5人以上就可以成團。建議於提早2週預約,讓事前能做更好的準備,提供更完善的服務,讓來鯉魚潭遊玩的朋友們能更深入體會鯉魚潭環境的深度與意涵,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如果民眾想自行參觀,環潭道路和濕地公園都有解說展示牌和告示牌,民眾不妨停下腳步看看解說牌的內容,也請民眾遵守告示牌的規定,不要餵食野生動物,也不要在放生和棄養動物。
能不能請秘書幫我們介紹一下鯉魚潭的特色與附近好玩的景點?
鯉魚潭在自然環境上是相當美麗與豐富,在花蓮八景名勝被讚譽為「澄潭躍鯉」,是指從高處看鯉魚潭,湖水澄清,外形好像跳躍起來的鯉魚,周邊的鯉魚潭環潭步道也相當適合聽眾朋友們來走走或騎自行車。鯉魚潭環潭步道總長度約4.8公里,在茂密的樹蔭下,騎乘腳踏車相當舒適涼爽。潭邊的鯉魚山步道在花蓮聯管處的維護下也成了健身運動的第一選擇,聽眾朋友們視停留的時間及體能狀況選擇不同路線的步道。鯉魚潭也是全台少數能進行水域活動的湖泊,水域活動包括腳踏船、立式划槳、獨木舟等,雖然仍在疫情警戒期間,進行鯉魚潭水域活動時請聽眾朋友們務必全程配戴口罩。
鯉魚潭旁邊的省道台九丙有許多餐廳,有各式原住民風味菜,包括炸溪蝦、炒野菜、鹽焗台灣鯛與木瓜汁等,鯉魚潭周邊也有民宿和露營區提供住宿服務;鯉魚潭北邊的銅門部落,以銅門山刀聞名,銅門部落的太魯閣族是早期台灣少數具有成熟製刀技術的原住民部落,銅門山刀是附近原住民族重要的刀具來源,自從鯉魚潭發展觀光,也轉型作文創商品賣給觀光客當紀念品。往北走還有慕谷慕魚、翡翠谷及瀧澗發電廠,或往南邊的白鮑溪消暑,周邊的景點包含立川漁場、Mr.Sam山姆先生咖啡館、雲山水等等。
在這邊也提醒想來玩的聽眾朋友們,花蓮郊區的小黑蚊多,除了持續進行的小黑蚊防治工作外,也建議聽眾朋友們盡量穿著穿長袖長褲,並準備防蚊液唷!
▍YOYO Live Show(歡迎訂閱/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