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法律】恪守圖利便民分際.清廉印象再創佳績(上)
Written by Jean-CS on 2020-07-17
▍生活議題法律講解:恪守圖利便民分際.清廉印象再創佳績
特別來賓:法務部廉政署 馮成主任秘書
引言: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今天很高興能邀請到法務部廉政署主任秘書馮成一同與聽眾分享,有關廉政署目前推動廉政工作所做的各項努力及成果。
▍主題QA
Q我們時常可以從報紙或新聞上看到廉政署辦理「圖利與便民」專案宣導工作的報導,但是相信許多聽眾們並不清楚「圖利」與「便民」之間的差異,是不是請主秘跟我們解說如何區分這兩個概念呢?
其實要區分圖利與便民並不困難,公務員執行公務,在法律範圍內,給予民眾方便,人民得到再大的好處,都是合法便民;如果明知法律規範卻故意違反,給予民眾方便,就算只獲得幾塊錢,還是會成立不法圖利。
判斷有沒有成立圖利罪必須經過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身分認定」,圖利罪是以公務員為主要規範對象,沒有公務員身分的人,只要不與公務員成為共犯,就沒有圖利罪的適用;第二階段是「圖利要件認定」,所謂圖利要件有三個:
一、「明知故意」:意思是圖利罪只有處罰故意犯,不處罰過失犯,只要沒有圖利的故意,就不構成圖利罪,也不能因為公務員行為有問題,讓別人獲得不法利益,就推定公務員一開始就有明知違反法令的故意。
二、「違背法令」:從司法實務的見解,「圖利與便民」最重要的區別是以「有無違背法令」作為判斷標準,違反法令的範圍,包含:法律、法規命令、職權命令、自治條例、自治規則、委辦規則等。
三、「獲得好處」:圖利罪是結果犯,也就是說要有圖利的結果,才會成立犯罪;因此就算是公務員有違背法令的行為,但是如果沒有人獲得利益,仍然不會成立圖利罪,而所謂利益是指所有能夠使自己或他人的財產,增加經濟價值的所有財物及其他各種財產利益,例如:給予金錢、免除債務、提供擔保、授予權位、招待宴飲或性招待等。
重點是必須要同時符合「明知故意」、「違背法令」及「獲得好處」三個圖利要件,還要具備第一階段的公務員身分才會成立圖利罪,在這邊與各位聽眾分享一個記憶的小口訣,就是「二階段、四要件、缺一不可、16字箴言」,而所謂16字箴言就是「公務人員、明知故意、違反法令、獲得好處」。
Q謝謝主秘詳細的解說,相信聽眾們對於如何區分「圖利」與「便民」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不過社會上仍有許多人抱持著「多做多錯」、「少做少錯」或「不做不錯」的消極觀念,請問廉政署有什麼方法去導正這樣錯誤的觀念?
廉政署從106年開始推動「圖利與便民」專案宣導工作,並且要求全國主管機關政風機構,以「合法便民、勇於任事」的觀念,對公務員和業務往來廠商辦理廉政宣導,108年5月更因為美中貿易戰所帶動的台商回流浪潮,讓產業界的領袖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秦嘉鴻,多次向總統及行政院長提出國是建言,當中就包含了整合圖利罪相關爭議讓公務員勇於任事的內容,法務部為了迅速回應產業界的建議,因此指示廉政署以公務員扎根宣導為基礎,配合國家整體經濟發展需求,對外擴及科技業、地方傳統產業等廠商辦理多場的雙向宣導座談。
其中比較大型的活動是廉政署與經濟部、科技部等主管機關政風機構辦理4場次的「促進產業發展‧提升行政效能‧破解圖利與便民迷思」大型廠商宣導座談會,邀請秦理事長主持以及科技園區、產業廠商和公務同仁參加,總共有1,250人共襄盛舉,過程中除了由經濟部說明簡政便民措施以外,並由本人講授「區辨圖利與便民迷思」專題簡報,鼓勵公務員摒除「多做多錯」、「少做少錯」或「不做不錯」的錯誤觀念,在不違背法令的前提下,積極為民服務,同時透過由內而外的方式強化雙向宣導交流,提升大家對於政府接地氣的有感施政。
另外,更有政風機構跳脫傳統教條式的宣導,發揮想像力跟創造力,讓整體宣導的效果更可以讓人印象深刻,例如嘉義縣政府政風處以「拉開與惡的距離」作為主題,邀請曾經賄選的村長現身說法,以他從被偵查到審判的整個心路歷程提供借鏡參考,以及新北市鶯歌區公所政風室自行製作了宣導MV,以Youtube高點閱率的舞曲Despacito貫串全片,以諧音「累死被洗頭」的幽默方式,唱出公務員想做事卻又怕碰觸紅線的矛盾心情,呼籲同仁如果對於法規有疑問可以多向政風機構諮詢,獲得蘋果日報等地方新聞大力報導。
Q在廉政署努力的宣導下,我相信公務員一定能遵守圖利與便民的界線,並且勇於承擔各項工作,另外想請教主秘在私部門的貪腐問題上,廉政署是不是有什麼防貪措施?
防治私部門貪腐問題,一直是大家非常重視的問題,廉政署為了加強企業法令遵循宣導,營造優質的投資環境,除了透過各種平臺協助私部門建立防貪機制,強化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以外,更舉辦多場企業誠信論壇,邀請產、官、學界及非營利組織代表提出專題報告及與談,內容主要在討論公私部門如何攜手合作共同創造廉潔家園,達到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的目標,與談貴賓與在場企業熱烈討論,希望能透過論壇,協助外商與企業提升永續競爭力,並營造臺灣透明社會及廉潔文化。
其實貪腐的問題已經沒有國界的分別,未來廉政工作的推動,除了政府部門的持續努力以外,更需要民間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廉政署未來會主動結合私部門建立反貪腐夥伴關係,建立積極便民的態度,強化行政效率與提升行政透明,提供誠信經營的企業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