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製茶傳承凍頂茶香 茶道也能與生活輕鬆結合

Written by on 2019-10-28

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正聲電台承辦的2019無形文化資產講堂,10月份講座上午場次邀請蘇文昭、蘇邦怡父子及林獻堂與談人,分享來自凍頂山老茶農製茶的人生哲學,並解開傳統手工烏龍茶的神秘面紗。

手工製茶技術在機械不斷推陳出新後已逐漸消失,目前鹿谷凍頂山區茶葉生產製作已大量採用機器取代人工,不過住在鹿谷凍頂的蘇文昭、蘇邦怡父子堅持保留手工炒茶、煣茶的技術,只為了讓傳統凍頂烏龍茶永續飄香,蘇文昭說炒茶溫度必須要控制在300-350度,約炒20分鐘左右,炒得好不好有沒有熟,溫度和炭火控制都是關鍵。

現代化的擠壓機所製作出來的茶葉外型很漂亮,也能夠省很多製茶的工序,但最傳統的凍頂烏龍茶製茶技術喝起來的風味還是跟機械製的不同,比較潤喉清香,透過這樣的課程,在場民眾對手工製茶的過程和可貴之處都有深刻的體會。

10月份講座下午場次,邀請陳茂淳先生與鹿谷鄉農會的茶道老師,從臺灣特色茶談起,到比賽茶的更迭、台灣茶藝文化、茶席布置及茶藝示範,將茶道融入生活當中,藉此陶冶、提升身心靈。

陳茂淳他從民國60年代起參加各項茶葉技術競賽,經常獲獎項肯定,不僅家中掛滿匾額,製茶技術也廣受製茶業界推崇,他表示製茶是用眼睛看、用鼻子聞味道,期盼製好茶的技藝以及茶文化能延續下去。

鹿谷鄉農會林獻堂是在地的茶葉專家,對鹿谷茶鄉文化研究相當透徹,他先是從台灣茶的淵源和特色茶介紹起,接著說明泡好一壺茶的關鍵秘訣其實是在茶人的素養,其次才是茶葉、器具、水質和環境;在兩位茶藝師的親自示範搭配林老師的同步解說下,在場每個人都被引導進入品茗的境界中,感受到中華茶文化藝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