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你我他】南投縣如何配合中央前瞻基礎建設—提升道路品質計畫,讓中央與地方攜手打造一美好環境?(上集)

Written by on 2019-08-21

問1:中央前瞻基礎建設—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南投縣如何通盤性規劃並了解需求,讓中央與地方攜手打造一美好環境?
中央剛推動前瞻基礎建設—提升道路品質計畫時,縣府尚不明瞭計畫精神與內涵,但計畫案件申請要通盤了解後才能不脫離其原則下才能各縣市政府競爭下雀屏中選,故本府積極派員參與內政部營建署各項會議及教育訓練,從大面向公共通行權到人本細節路緣警示帶,充分了解後才能引領縣內各鄉鎮市公所承辦人員,從路段挑選到設計細節一一給予輔助指導,完成一件又一件提升道路品質計畫,打造以人為本之優質環境。

問2: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做了哪些建設?
南投縣政府在提升道路品質計畫中,從106~108年間向內政部營建署爭取了55件案件,共約12億元,從人口密集市區到原民偏鄉,皆可見道路改善之案件,另其中29件是包含人行道改善,導入無障礙設計的概念整體改善人本環境,這也是提升道路品質宗旨,本工務處在提報計畫之際,以觀光及民生需求為優先考量,故在建設上有鹿谷鄉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園外人行道改善工程,該案係針對溪頭地區提供優質步行路網;南投市南陽路周邊環境道路改善工程,係改善南投市最重要之臨時市集,提供菜籃族可安心步行之環境,另本處作為各鄉鎮市標的,在提升道路品質計畫最重要一環,天空纜線下地,本處亦有建設南投縣共同管線整合與建置工程(第一期),期改善後可做為其他公所示範計畫。

問3: 在推動提升道路品質計畫中,最需要人行道建設、最需要我們特別重視的「老人、小孩及身權團體」三寶,南投縣政府有何保護政策呢?
在人行道上,我們要特別重視,行的主權,這也是提升道路品質計畫最重要的一環,在這主權的主張上,老人、小孩及身權團體是相較弱勢的。我們知道老人家在外通行時沒有年輕人靈活,橫越馬路的通行時間秒數不足、周邊車速很快且車輛左右轉造成反應不及等,都會增加通行危險性,另道路為順平、人行道與騎樓高低差及人行道上之障礙物,也都對行人通行權造成危害,本處礙於南投縣政府財政困頓,不能全面檢視改善道路缺失,係優先以人口密集中為優先改善區域,並做為示範道路,如在南投市三和三路,近公車轉運站處,設有行人專用號誌並兼具盲人音響,在埔里鎮中山路有騎樓整平計畫,另本府教育局及警察局針對行人通行安全,時常舉辦社區行人安全宣導活動,從建設上、宣導上加強老人、小孩及身權團體行的權利。

問4: 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請問南投縣政府如何利用前瞻—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建構高齡化社會人行通行環境?
依據國際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稱為「高齡社會」;達到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107年3月底我國戶籍登記65歲以上老年人口計331萬人,占總人口14.1%,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依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評估預計8年後(民國115年)老年人口將超過20%,與日本、南韓、新加坡及歐洲部分國家同列為「超高齡社會」。南投縣統計108.3月總人口數為496,167人,其中65歲以上為83,305人,佔整體比例為16.7%,已屬高齡社會,面臨逐年提升的高齡與少子化趨勢,未來人行環境服務空間與需求亦需隨之提升,故在整體環境改善需融入無障礙通設計原則,已因應高齡社會之結構需求。另本府提報案件需從人行道點之建構思維提升至路網概念,一步步與民眾溝通,讓民眾接受,建置更完整之人行道路網空間。

問5:因應少子化社會的來臨,南投縣政府要如何利用前瞻—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建構少子化社會安全通學道路?
在南投縣長期財政困頓下,本處優先以學校周邊人行道為改善標的,從市區道路人本環境建設計畫(99~106年)到提升道路品質計畫(106~108年)這10年執行計畫下已改善34所學校,在提升道路品質計畫下本處將以多面向思考何謂安全通學道路?從行人穿越線、路緣斜坡道、導盲引導設施、設施帶整併停車空間、連續性綠帶等作為,另根據研究在時間距離換算下,學區以800M內為一個最舒適步行距離,故本處以校門為開端,除針對既有人行環境改善外,亦透過不同手法,如新建人行道或標線型人行道等作為建構安全通學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