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推動人本規劃師培育計畫-課綱委員會趙家麟委員 (6)
Written by 曾超群 on 2024-01-29
特別來賓:趙家麟(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地景建築系教授)
公共通行空間關乎社區的生活,培訓種子教師,建立藉由人本規劃師制度推廣,使更多人共同參與共同凝聚共識後才得以促成。
公共通行空間關乎社區的生活,培訓種子教師,建立藉由人本規劃師制度推廣,使更多人共同參與共同凝聚共識後才得以促成。請教趙家麟委員,您對於這個計劃未來的發展願景會是什麼?各種保護行人的路口設施怎麼改?
怎麼改?第一,縮短斑馬線;第二,街角擴大,讓駕駛看得到等著過馬路的行人;第三,迴轉半徑變小,車輛轉彎時必須減速。這麼做,安全一定提高,請每個縣市好好去改。
在台灣一出交通意外,都先怪駕駛,但沒有一個駕駛想撞人。我認為,雙方都是受害者,我們應該責怪的是道路設計,是不好的設計讓兩造同時受害。
道路設計對了,秩序就自然產生了。
縣市長要挺直脊梁,讓「人本城市」成流行,最後,要推動人本城市建設,可以做三件事:
第一,典範必需轉移。過去學美國的作法要及早轉向,改向歐洲學習,才能讓台灣城市邁向人本城市。
第二,要認知「城市不可能、也不應該無限度的容納車輛的交通跟交通」,從路口開始,全面推動市區道路減速建設。路口是三分之二事故發生地,加上很多里長和議員會干涉人行道改造,但他們不太在意路口。
台灣城市要做人行道,決定權怎麼會在里長?所以第三,縣市政府首長肩膀和脊椎要挺直,注意公權力跟民意間的平衡;同時提升宣傳品質,讓人文社會專業一起來討論,讓「人本城市」成為流行。
台灣的交通革命,正處在從靜摩擦變成動摩擦的艱苦階段;我們一定要讓人本城市變成流行——當愈來愈多人好奇「那個很多人在講的『人本城市』是什麼?」一造成流行,就好辦事!
從一個路口的改善來探討城市行人的安全
珍雅各在《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書中曾說:「一個城市的街道安全,這個城市就安全。」反過來說,一個城市的街道不安全,這個城市就不安全。若是以此來檢視今日台灣的城市,可能絕大多數都是非常不安全的。台灣城市的交通事故高達三分之二是發生在道路路口附近,各級政府都逐漸看重路口的改造。我們以六都中某路口的改善內容給予檢視,即使有局部尚未改造完成,仍是一個對提升行人安全具有參考價值的案例。他改造的重點分為兩大面向:
路口瘦身:街角擴大+迴轉半徑縮小路口之所以是交通事故的熱區,主因在於它同時是人與車、車與車交錯的區域所有交通事故的根源都來自車速不受控制,因此如何在路口的實體設計上,讓駕駛適度感受到壓力而降低車速,是西歐國家在提升路口行人安全的核心觀念。
以某直轄市路口的改造案例來看,原先是一個常有事故發生,對行人極不友善的路口,四個街角都無法與人行道有良好的連接,對於行動不便者更是難行。改造首先將左側街角封閉的灌木圍籬打開,再將三個街角外推延伸至路側停車格的邊線,達到「路口瘦身」,其效益有三:
(1)使斑馬線的長度縮短4公尺,讓行人暴露在車道的距離減少;
(2)讓常見於街角附近的違停車輛因為空間被壓縮而離開;
(3)讓等候過馬路的行人能往前站立,更容易讓車輛駕駛看見,降低行人因為突然出現可能造成衝突的風險。此外,街角迴轉半徑減縮,讓車輛轉彎必須更謹慎,不得不減速,使行人穿越的安全獲得提升。
斑馬線位置重設
斑馬線是為保護行人穿越馬路安全而設置的,但在台灣,斑馬線卻往往成為害人的交通設施,讓人誤以為走在上面絕對安全、降低防衛心理,結果引發更多不幸,台灣斑馬線設計的不當主要在「位置不對」,斑馬線延伸自道路邊界,緊貼直行車道,當綠燈亮起,行人往前走、若車輛右轉就立即與穿梭的行人產生衝突。
案例將下方兩個斑馬線的位置重設,較遠離路口,讓車輛轉彎進入直道後才和斑馬線交會,使駕駛有足夠的時間和距離辨視過街的行人,降低與行人碰撞的機會。
人行環境的品質攸關人們對城市安全的整體感受,路口的改造更是重要,以往台灣市區道路設計一再以車行「順暢」為考量,深怕讓駕駛不好開車的思維必須翻轉;一個路口改造,雖然未能畢其功於一役,仍是為回應行人安全需求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好的,今天真的很高興能夠邀請到趙家麟委員,謝謝您跟我們分享。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