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興致盎然:《韓國音樂風情》韓國創作傳統音樂越境與臺灣人互動
Written by weihung on 2023-12-19
徐承任 / 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在韓國,能夠喚起趣味和快樂的感情被稱爲「興」(흥, heung)。 當韓國四物的小鑼或杖鼓興奮地演奏特有的節拍(長短)時,或管樂器大笒演奏者上下劇烈抖音製造出弄音和裝飾時,聽眾的情緒隨著音樂不斷起落。從內心深處涌上心頭的興致其實不僅是單純的趣味或快樂,雖無法透過言語表達,卻可以直觀地在身上感受到。 對韓國人而言,傳統音樂就是「興」。 那對於臺灣人來說,韓國的傳統音樂究竟會是什麼樣的呢?
12月8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舉辦了韓國國立國樂院的演出。國立國樂院是引領韓國傳統音樂的國家機關,2018年與臺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臺灣國樂團簽訂MOU。作為MOU的收尾,今年12月金永雲院長帶領44名團員訪問臺灣。此次交流以《韓國音樂的風情》爲題,於8日和9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舉行,筆者將通過兩篇評論傳達此次交流的內容和音樂會現場的氣氛。
代表兩國家的國樂機關進行交流並不是第一次。 國立國樂院成立於1951年,1967年首次訪問臺灣。「中華國樂會」會長梁在平1964年6月爲觀察韓國音樂而訪韓,在國立國樂院舉行了演奏會,8月邀請國立國樂院到臺灣。 三年後國立國樂院在臺北中山堂的演奏,以《洛陽春》等中國古典音樂,引起了臺灣聽眾的共鳴。當時歷任院長的成慶麟記錄着「中山堂坐滿2千200個座位的臺灣觀衆報以熱烈的掌聲」。 (成慶麟 1967)
不過,2023年國立國樂院的訪問與1967年有所不同。 那就是「創作」。 國立國樂院8日演出的5首歌曲的共同點是2000年代作曲家創作的傳統音樂。 打開演出大門的《Eolssiguya—幻想曲》是國樂作曲家金白燦(김백찬)於2007年作曲,在首爾地鐵(1號線~ 4號線)被用作到達換乘站的信號音樂,深入首爾人的日常生活。演出第四作品《五色打令》是作曲家朴漢珪(박한규)使用《豐年歌》、《炒栗子打令》、《阿里郎》等韓國人小時候從音樂教科書或從小區長輩們聽到的熟悉的民謠曲調重新創作,於2010年首演的作品。
「一提到國樂,就一味地想象舊音樂,不是沒有理由的,這是因爲新國樂創作不活躍。」(成慶麟 1959:82)
在金白燦的《Eolssiguya—幻想曲》和李建鏞的《秋天的還入—奚琴協奏曲》中發揮重要角色的「奚琴」(해금)是通過創作國樂作品凸顯的傳統樂器之一。 奚琴是以前從中國引進的兩線剎絃樂器,類似臺灣的「二胡」但傳統上不如伽倻琴和玄鶴琴那樣的受到關注。 不過,到了現代開始受到矚目是因為與其他傳統樂器不同,可以自由演奏西洋音樂的音階。從1990年代開始創作國樂的韓國西方音樂作曲家李建鏞關注了奚琴特有的抖音和裝飾音,特別是在固定的音程之間搖擺不定地來回走動的奚琴旋律的特徵。
作品《秋天的還入—奚琴協奏曲》的奚琴和作品《復活》的大笒獨奏中突出的抖音是稱爲「弄絃」(농현)或「弄音」(농음)。 音和音之間反覆移動的微分音的律動感,其寬度和間隔不斷的變化,有時平靜有時劇烈地進行。弄絃和弄音前後拉動和推開的裝飾音的接連出現,使律動感更加戲劇化。當舞臺現場才能感受到的氛圍和迴響傳達給奚琴和大笒的演奏者,他們就會通過即興的裝飾在舞臺上重新創造作品。聽衆們不僅能感受到奚琴和大笒的聲音帶來的顫抖和律動感,還有即興再創造的世界,不僅是耳朵,還是全身就能感受到。正是在這一點上,演奏者和聽衆共享「興」。 這是韓國傳統音樂的一大亮點。
結果,當天最後一首《徐龍錫流神我為—太平蕭協奏曲》中興致盎然。與中國傳統樂器嗩吶同一個系列的太平簫在韓國被用作「大吹打」等軍樂隊進行曲或信號用喇叭的功能,像國立國樂院的最後演奏曲一樣,沒有定型的自由旋律和突出演奏者即興性的「神我為」(시나위)。 太平簫的特點是,因為音量特別大,太平簫的獨奏與普通伽倻琴或玄鶴琴不同,不能只有一臺杖鼓,而是需要包括大鑼、小鑼、長鼓、大鼓的四物來配伴奏。 從12拍的較慢長短(굿거리 장단)開始,隨着四物的節奏,太平簫的弄音和裝飾音走向了高潮。 用快速的手法敲打扙鼓的演奏者在演奏之間用「eolssigu」(얼씨구)的口音助興,四物演奏者們互相看着配合默契,從這一點我們可以感受到傳統在當代的延續。
「國樂是指過去在民族中建立,以及從中國傳來的音樂,同時也是今天和今天以後由民族重新建立的豐富多彩的音樂的名字。」(成慶麟 1959:81)
臺灣觀衆報以熱烈的掌聲。 太平簫的最後一個音調延伸後,在寂靜到來之前,臺灣觀衆對國立國樂院的演奏報以熱烈的歡呼。一位觀衆用自己的聲音模仿大笒的弄音說「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位觀衆說「對長鼓演奏者的歡快動作和表情感到了深深的共鳴」。 呼吸、節拍、弄音和即興裝飾等演奏者們用全身表現出的韓國傳統音樂特有的興致似乎也傳達給了臺灣聽衆。
國立國樂院向臺灣聽衆正式展示2000年代新創作的韓國傳統音樂的《韓國音樂的韻致》第一天演出中,跨越時空的藩籬,觀眾盡情享受了現在在這裡生存的韓國傳統音樂的「興」。 韓國演奏家充分發揮,臺灣聽衆傾聽演出。 時隔50多年,在臺北舉行的兩國傳統音樂國家機關上交流現場,我們看到了傳統音樂透過創作演繹的當代性。 就這樣,傳統不斷重生。
本廣告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贊助
參考文獻:
成慶麟(1959). “國樂의 過去와 將來,” <藝術院報>第3號, 大韓民國藝術院, 81-92.
成慶麟(1967). “自由中國 公演,” <藝術院報>11號, 大韓民國藝術院, 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