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你我他 快樂平安行】臺北市-道路養護及共同管道(第三集)

Written by on 2023-04-10

Yoyo & My Way 同步帶您一起快樂行

特別來賓: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工處前副總工程司陳一成委員

「道路養護及共同管道」 提升城鄉生活品質,以維護交通安全及市容觀瞻。共同管道計畫的其中內涵我們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來談,共同管道的內涵,首先民生管線要統一的施工,所以在規劃階段時就要以規劃的年限,大致上目前是以25~50年來評估它所需要的容量去執行這部分的預埋,再到設計階段的時候以規劃階段裡所評估合理的未來容量需求,以及現階段裡面整合的總容量來做相關的設計。

在推動共同管道歷史上已有20餘年,從零到有的過程中有沒有哪些心路歷程能向大家分享?

在20多年來我們從一開始參與共同管道的推動,持續到現在經歷很多不同的階段,我們學工程的人可能比較重視整個工程的品質的部分,透過適度品管圈的手法去進行整個工程,所以我個人比較喜歡把工程中所謂循環式品管的管理;也就是代名環的觀念–品管PDCA方法的運用比喻到共同管道推動的心路歷程。因為在品管PDCA手法的第一個P就是規劃,相關規劃設計完後,再來是D–DO執行的部分,如何透過執行後檢視最後的成效,我認為需要做事後的CHECK查核或工程推動完後的回饋機制,所謂回饋機制就是要做查核的動作,那查核的動作是原來設計的東西現場施作後,後續使用單位的使用結果相比原設計的內容,對於使用單位及維護單位有沒有覺得哪些需要做相關的改善,透過品管圈手法來做查核的動作能回饋到後續的設計裡,讓共同管道在推動上會有更好的成果,回饋後我們最後步驟是行動–ACTION,讓我們整個規劃、執行、查核後,透過回饋把前面需要改善的部分落實在最後實際的行動,讓後續能達到更好的品質;或是在使用性上更方便的讓使用單位的使用、維護單位維護的成本降低,這樣能達成整個工程的可靠度為目標。所以在這整個共同管道的推動我認為大家應該要有一個體認,讓共同管道的設計不要純粹把國外的東西移植到台灣來,主要一開始我們在國內推動共同管道,也是看世界各地有許多先進的國家在推動;尤其是日本,我想台灣的共同管道的開始也是透過日本做相關的學習而達到我們對共同管道的認識跟瞭解後再做後續的推動執行,所以我覺得不能一昧的把國外設計內容或觀念整個移植到台灣,因為社會組織架構及相關國家的財政狀況還有人民需求及相關認知上都各有不同。

在推動多年來我認為我們所需要的是以台灣實際的需求,讓共同管道深耕在台灣並持續推動,而達成共同管道法針對我們相關所企求的目標能夠順利的達成。

想請問陳委員目前各縣市在執行共同管道上,需要著重的地方您認為有哪些呢?

我個人的看法是營建署在近年來推動共同管道這方面,其實在署裡有聘請相關共同管道業界專家學者,每年至各縣市去做相關的督導及指導,這也讓中央主管機關了解各縣市地方政府的需求及困難點,也能在政策面上如何去協助地方針對共同管道推動上的困難,並提供最直接有效的協助。最明顯的例子:營建署在當年補助各縣市推動執行寬頻管道的設置下,陸陸續續在近幾年來由於寬頻管道佈覽率的提高後,現今許多縣市的寬頻管道可能已經變成是各縣市裡的另一項額外收入來源,在財政上能挹注到整個相關道路的維護、整個地下管線的管理、相關道路挖掘管理系統,以及相關路證的發放有一些經費的挹注,所以有很多縣市表達透過寬頻管道的收益對他們是有相關實質的幫助,至於在各縣市上整體需著重的地方我的看法是:

  1. 經費及人力的短缺造成推動共同管道上有很大的困難,會有很多理想無法落實成實際工程的推動。
  2. 由於各地方政府人員的流動,在整個共同管道經驗傳承上常常造成人才斷層,可能有些工程師針對共同管道的部分歷經一段時間的訓練至成熟期後,因為人員的異動造成後續接共同管道業務的承辦同仁不見得了解共同管道真諦,以及在推動共同管道裡要去注意哪些事項,所以在整體經驗的傳承上常常認為到某一時期就整個斷層,造成整體工作推動上的停滯,甚至需要重新培育人才,我想目前在各縣市在推動上要去注意如何讓我們經驗傳承不要斷層,也許能在各地方政府平常時在人力挹注上之後能舉辦參與各縣市的參訪互相了解學習,或者舉辦共同管道相關知識及實務經驗的教育訓練傳承給各地方政府。
  3. 共同管道的推動應該是在機關、縣市政府、各個相關局處一起來努力的目標,但目前都是地方政府的工務或是經建單位在做這部分的主政單位,在橫向裡面包括相關的都計、建管,以及可能土地重劃主政的地政單位,目前來看應該要加強整體橫向的聯繫,在推動共同管道上能把這部分的工作做好的話,我相信成效會更好。
  4. 最後是我覺得在共同管道的推動上,主要參與的管線單位其實是很重要的部分,在這部份我們是認為管線單位的觀念針對共同管道的推動也都是站在自己本身的立場,沒有考量到整體的利益,如何讓共同管道在推動上能夠達成最好的共識及認知。所以我認為各縣市及所屬範圍內的這些管線單位,應該能透過工作上的推動,或透過整個道路管理手法的部分有相關共同管道的認知及共識上的建立,一併配合各地方政府的特性,讓大家有一個共同處理的標準及原則,也避免可能在不同的工程裡,管線單位負責各區處的不同,不同單位裡就會有不同的意見,造成相關主管機關在協調上費時費力,這是我們目前到各縣市去協助整個共同管道的在推動執行上,建議加強去做這方面的了解及認識,及後續該如何建立彼此的共識後順利去推動。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