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你我他 快樂平安行】人行道規劃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下集)
Written by Joyce-CS on 2022-09-05
▍Yoyo & My Way 同步帶您一起快樂行
特別來賓:內政部營建署 游源順總工程司
台灣從何時開始注重行人的路權?有那些具體的作為?
台灣從94年開始重視行人的路權,內政部在94年頒布之「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95年頒布之「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特別將人行道、公共設施帶、行人徒步區、交通寧靜區、無障礙設施、庇護島等納入法規、98年發布「都市人本交通規劃設計手冊(第一版)」、107年發布「都市人本交通規劃設計手冊(第一版)」,以作為各縣市政府、顧問公司及相關從業人員規劃設計依據。
(二) 自95年至105年補助人行環境改善工程,改善人行道長度約1300公里, 並自106年至110年辦理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將投入212億元,預計改善無障礙空間連續串接長度計390公里,公共通行路障排除改善預計辦理完成1200處,改善道路品質長度預計辦理完成500公里,以提升臺灣都市與城鄉人行街道環境新紀元。
(三) 另外內政部也從96年開始辦理市區道路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畫,邀集相關身障及社福團體、專家學者及相關主管機關(交通部、警政署)組成督導小組,分別就「政策」及「實際」作為兩個面向進行考評,並將主要步行需求較大之場所(如運輸場站、醫療院所、政府機關等)納入優先考核標的,以督促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優先改善;另考評結果以發布新聞、網站公布成績方式呈現外,並將成績函送各縣(市)首長,亦列入本署及行政院主計總處補助計畫經費增減之參據,以強力督促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重視並貫徹執行,期以建立尊嚴、安全、無礙、舒適之行人用路環境。
(四) 截至107年底人行道適宜通行比率已從12%提升至62.4%。
未來的的人行規劃方向為何?如何讓邁向高齡社會的台灣,有一個安全、舒適的人行環境?
(一) 長期以來的車本交通,讓台灣市民養成出門即要騎機車或開車的習慣,高齡者、身障者或小孩在沒有連續安全的步行或自行車行騎空間下,只能仰賴家人載才出得了門。
(二) 如何逐步脫離被車輛挾制的狀態,重新恢復行人與自行車在都市中悠遊穿梭的生活品質,逐漸擺脫被車輛佔領,街道逐漸收復回來成為人們行走,停留,談笑的場域,是國內迫切面對的課題。
(三) 台灣城市的規模並不大,氣候也温暖宜人,非常適合騎自行車及走路。若能在都市更新、市地重劃區即考量所有用路人的需求將人行道、自行車道、汽車道、公共設施帶(含植栽)、街道傢俱空間、路外停車場等需求,以公平合理的規劃各用路空間,亦或是在既有道路上藉由斷面的重新調整,縮小車道寬度或減少車道數,將多出的空間建構人行道、自行車道或綠帶,讓民眾走(騎)出健康、走(騎)出快樂。
(四) 台灣自107年3月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道路之規劃設計應從以往以車為本轉而朝向以人為本之規劃設計,優先佈設人行空間、自行車空間,並以生活街區概念打造市區道路,是目前首要工作。
(五) 政府確實應該省思台灣地狹人稠,更需要發展大眾運輸系統及抑制私人運具的使用,只有各部會(包含交通部、內政部)、各縣市、民間團體透過跨域整合及民眾的參與,推動大眾運輸、自行車及步行等綠色運輸,讓民眾逐漸習慣並樂於選用自行車或步行作為生活中交通與休閒的工具,讓道路變的更安全,讓都市變的更適合人生活、居住,讓市民可以樂活、慢活、過新生活。
台灣人行道「行不行」 這些問題你也遇到了嗎?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因行人專用道斷斷續續、人行磚凹凸不平、騎樓堆滿雜物、汽機車違停、變電箱擋住去路,而習慣性地走到車道上,經常發生「無路可走」的情況?其實這些都是所有人會面對到的困境與共鳴。在台灣,民眾在日常通勤和生活中對汽、機車有著高度的依賴,也因為早年規劃設計之關係,使得人行空間環境嚴重缺乏。雖然人行道的建設量相比以往有大幅提升,但人行空間系統的不連續性以及各種固定式障礙物的阻撓,相對地讓步行空間受到壓縮,大部分地區的人行道也越來越不適合行走,導致民眾哀聲連連,事故也頻頻發生。
營建署聽見人民的心聲
人本交通日漸受到政府的看重,在政府極力宣導下,行人路權優先的觀念已逐漸建立,步行權益成為人們在其居住城市中享有的基本權利,也成為改善生活質量的指標。內政部營建署自2006年起推動「既有市區道路景觀與人行環境改善計畫」,重新檢視轄區內之道路以利瞭解現況,進而提出整體改善計劃及具體建設實施措施。營建署也協助地方政府完善人行區域,並擴充無障礙設計,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更方便、更安全的公共空間,日趨建構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求,以人為本之優質生活環境。計畫執行至今,已有許多具體成效和案例。
推動農村再生,活化社區發展
人行步道普遍存在於都市中,反之,在鄉鎮地區較少配置人行道空間,對高齡者而言嚴重影響了外出的能力與意願。另外,即使道路上有人行道,也因為串聯性不足的情況,難以活化構建周邊動線,住民生活環境備受考驗。以霧峰區南柳里柳豐一街為例,周邊眾多農地,且建築物及周邊景觀未妥善規劃,街道既不安全也不適切,從而降低在社區中步行的便利性。自從營建署推動「臺中市霧峰區柳豐一街人行道工程」後,原本雜亂無章的社區,藉由串連鄰里公園及活動中心之公共通行空間、改善行人通過路口之安全性、增添社區公園與設施設備、加強綠美化等改善規劃,重新獲得生機。對於當地住民多為長者的區域,人行無障礙環境的改善使得路口安全暢行,提供行人安全行走之空間外,也一併串聯起周邊區域,居民不需再擔心要與車爭道,還可走在充滿綠化的街道,這不僅大幅提升生活品質以及促進社區間的交流及發展。
以校園為端點延伸,連結周邊區域
如今,當我們考慮上學的通勤方式時,很可能首先考慮乘坐汽、機車或是大眾運輸工具,最主要的原因可歸咎於學校旁邊沒有適當的人行道。當今的道路系統還是優先考慮汽車而不是行人,也由於人行道系統維護不善且不完整,即使只有隔幾條街的距離,父母也不願意讓孩子自己走路去上學。人們漸漸開始意識到如果有條寬敞又舒適的步行空間,將對於任何行人來說生活上都會產生極大的變化,其安全性和便捷的設計將鼓勵更多的人在城市中行走。
2019年,高雄市政府配合內政部營建署推動「高雄市前鎮區瑞豐國小武營路通學步道改善工程」,協調使用瑞豐國小學校腹地,將國小圍牆內縮增加路寬,並對人行道及鄰近區域、景觀進行改善施作。此工程改良原先凹凸不平的舖面、轉角處無斜坡設置、車道與人行道無阻隔等缺點,重建平整暢通和明確區分人車的步行環境。此外,學區旁屬特定時段人流聚集停留之場所,公共設施的設置和無障礙環境設計也至關重要。例如,公共座椅的存在使居民能在此社交互動、散步休憩,以及人行道規劃設計上鋪設粗細不同的材質,除了具視障引導功能,還強化道路平整,讓全年齡層的民眾都能安心行走不易跌倒。此工程串連學校周邊範圍內之公共通行空間與身障者通行無障礙通用設計,提供行人專屬行走空間和鄰近居民休閒活動場所,全面提高社區環境品質,促進社區活絡及發展。
另外,位於台南市的仁愛國小,原學校周邊無足夠的人行系統,且被些許公共設施、人行樹阻擋,對於行人不友善,學生上下學也必須行走於車道上危機重重。營建署推動「台南市仁愛國小通學步道優質化工程計畫」的目的是為學生上下學提供更安全路線,透過校園退縮、圍牆及違章拆除,完全分離人車,並在通學步道設置無障礙坡道、校園綠蔭、植栽、街道座椅,改善整體人行通行空間。通學步道的規劃不再僅僅是一個安全的路徑,而是一個具有多元功能的場域。
眷村周邊人行道改善,串聯歷史空間
位於屏東的「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最初,眷村和多個歷史景點散佈各處,屏東縣政府工務處在營建署的幫助下透過「漫步阿猴城-眷村周邊綠網串連計畫」將各大景點整合於步行環境中,使得園區更加完善。以創造舒適宜人的人行空間為目標和高品質的道路環境,將原先破損的街道養護整建、圍牆拆除使景觀視野遼闊,並串聯起鄰近區域。再採連續植栽帶,改善道路風貌,使得通行空間更舒適平坦。此工程不僅建構舒適、便利、安全的人行環境,也提升道路景觀品質以及整體環境機能,帶動地方活化與區域發展,使屏東成為其他城市的典範。
高品質的步行空間系統是友善城市的核心要素,因為街道不僅只是人們走路的地方,而是一個生活領域。營建署表示所有提出的人行道整體規劃,考慮對象不僅僅只是學生,推著嬰兒車和學步車的父母、年長者、孕婦以及行動不便的人群都包含在其中。有這些成功案例的奠基,營建署未來將持續創建使每個社區,不論年齡或能力,都能更方便步行的友好城市。旨在打造出合乎人本、生態及優質之街道生活環境,並為未來永續都市發展建立一個良好的基礎。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