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你我他】提升道路品質-車道瘦身(下)
Written by Joyce-CS on 2022-04-26
營建你我他 快樂平安行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特別來賓: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 吳昆峯教授
大家應該都喜歡車道寬度越寬越好,寬有什麼不好嗎? 最近很多我們的塞車跟車道設計有關係嗎? 目前的車道瘦身的好處是什麼?縮減車道寬度出來的空間可以拿來做什麼呢?
車道瘦身原因在於因台灣人行道設置不足,故最好方式即將車道寬度縮減,不僅有機會施作人行道,更有施作停車彎的可能性,讓用路人更安全。另外有關塞車與車道設計之關聯性,舉忠孝東路為例子,假設該路段左轉車及路邊臨停車輛很多,就各佔了一個車道而容易導致塞車,所以塞車與車道設計並沒有如此直接之關係,應該是與用路人用路習性息息相關,最好的解決方式應該是正確的土地使用規劃,而臨停問題則可以用停車彎來處理。目前各縣市都正在推動車道瘦身,也因內政部營建署前瞻計畫的支持,讓縣市政府可以有更多的機會來推動。
我國高齡者的事故率偏高的原因為何? 道路環境對高齡駕駛人跟高齡行人的影響為何? 是否有建議需要加強的道路工程?
高齡者的快樂在於他們能夠參加很多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不管事駕駛還是步行,都不應該限制高齡者的行動。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高齡者的身體機能可能會出現衰老包刮視力及身體反應,對於高齡駕駛而言如果缺乏優良的道路會相對危險,更何況高齡行人,若沒有設置人行道,高齡行人只能走在路上是非常危險,也是高齡者的事故率偏高的原因。先前瑞典國會通過零死亡願景,規定只要 50 公里以上車速道路都要有實體人行道,當然這部分不應該只針對高齡族群,包括小朋友、年輕人、中年人各個年齡層都希望走在路上是愉快、安全的。
路口轉彎號誌要明確我國交通事60%都發生在路口,請問路口安全性、效率性設計究竟哪裡可以再精進?
在一些路寬較長的馬路,建議可以在路中間設置庇護島,讓行動不便者能夠更安全的在庇護島等待;另也建議行穿線可以向路段中退縮,讓汽車駕駛人轉彎時在轉正後有更清晰的視野。有關駕駛 人習性的部分也呼籲希望大家遇到路口不管是要直行還是轉彎,一率都「先停再開」,而不要下意識覺得沒有其他的車輛或行人就省略了停下觀察的重要步驟。另外有關紅綠燈秒速是影響交通效率最大因素,臺灣號誌控制已是非常領先全世界,但是由於道路交通號誌駕駛等觀念並無時時刻刻更新給駕駛人,所以新的科技導入民眾不一定能夠迅速理解使用方式及資訊,故政府應對設施的投入正視道路設計交通工程規範並無與時俱進,期待政府部門在規範上定期去審視檢討,把能做的做好,讓臺灣可以快速的建構一個讓用路人有安全空間的用路環境。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